原題目: 轉「大佛」走流量,盡孝道須「走心」
朋侪圈的祝福再美好,若是貧乏了現實行動的關愛,剩下的恐怕也就只有「做秀」了。
xyz xyz文 | 陸仁忠
一夜之間,微信朋侪圈被一張「拜大佛」的圖片刷屏!據說轉了這張圖,會把怙恃身上所有的疾病帶走。不過,頓時就有人出來「闢謠」,說圖片里的佛像是「地藏菩薩」,拜「地藏菩薩」並沒有保佑家人安然的意思……2月17日凌晨,一位自稱是這幅畫原作者的網友上傳了原圖繪畫的全過程,並闢謠稱,作畫並沒有非凡寄義,只是被人使用了大家的孝心……

「轉發就能帶走怙恃所有疾病」,聽來是否是稀奇熟悉?在筆者看來,這和以往「不轉不是中國人」「不轉就將有災禍臨頭」之類的「流量段子」千篇一律。
相信轉發圖片的人心裏也十分清楚,轉發與否,與怙恃身體並沒有任何必然關係,之所以會「跟風」轉發,不過是想表達一下本身對父母身體健康的美好祝願。
不外,朋侪圈的祝福再美好,若是貧乏了現實步履的關愛,剩下的恐怕也就只有「做秀」了,哪怕僅僅是陪父母吃頓飯、聊聊天,在怙恃看來,已勝過一切。
有個問題值得反思:圖片被一夜刷屏,是否真如「原作者」所言,有人利用了公眾的孝心?在筆者看來,也許也談不上什麼「哄騙」,即使換張其他的,或只寫上一段「雞湯文」,相信同樣會有人為此「買單」。如果真要為這類轉刊行為找個理由,可能可以算得上是個人遭到根植於心的孝道文化影響,所做出的天然回應。
既然有心盡孝,不妨來點更走心的關懷。在怙恃需要的時辰,可以或許隨叫隨到;在父母身體抱恙的時候,可以或許端杯水、遞下藥,而不是轉發圖片來「祈福」;在怙恃嘮叨的時候,可以或許靜心聆聽,而不是不耐心地「頂撞」……一個具體的關懷,遠勝過一打轉發。
□陸仁忠(職員)
本文出自: 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80218/25860866.html